会议速记前的准备包括三大方面,即技术准备、精神准备、物质准备。
(一)技术上的准备
1.熟悉学过的各种速记方法 每次记录前,都应将所学的各种速记方法复习一遍,特别是对常用的略符,应在记录前花几个小时抄写一遍。这对提高记录速度很有帮助。每个人,无论掌握的是什么速记方法,掌握得多好,事隔几天不用,就会忘记一些。在记录时才临时回忆,不但影响记录速度,影响记录的准确性,也影响记录人员的情绪。所以,记录人员在记录前再次熟悉和练习所学的速记方法,是很有必要的。
2.了解会议情况,确定记录方式
(1))了解会议性质及主要内容,预先确定记录方式
速记人员在接受了记录会议讲话的任务后,应主动了解会议的基本情况,如:这次会议是传达文件,还是领导人讲话,是学术报告,或者是座谈讲座,等等。根据这些会议的性质和主要内容,以及主持人的要求,预先决定记录的方式。根据对会议内容记录的不同要求,常见的记录方式有以下四种类型:
完全记录法,又叫逐字逐句记录法,是指记录人员对讲话者的讲话内容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。这种记录方式,常在中外会谈、首长重要讲话、司法审讯等场合中采用。众所周知的毛泽东同志的《反对党八股》、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、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等党的重要历史文献,就是速记人员完全记录的典范。速记人员不仅把毛泽东同志当时讲话的神态记了下来,也把听众受感染的激动场面勾画在了纸上。完全记录的水准,应是每位记录人员追求的目标。
情详纪录法,是指在记录时记录人员根据要求,将讲话者的讲话内容,除重复罗唆的内容外,其余都尽可能记录下来的一种方式。这种记录方式是将可有可无或重复的语句、段落删去,不必全文记录,既注重精,也注重详。这种记录最为常用,多数场合都要求做这种记录,如记领导人的一般讲话,各种报告,新闻采访,传达文件、指示
等。
精要记录法,又称扼要记录法,是指记录讲话时,要抓住讲话脉络,只记录主要内容、重点或典型事例,省略一些次要问题和一般事例。这种记录方式多用于会议记要、大会总结(通讯报道、调查报告)、一般会议的记录,调查研究的记录、一般询问的记录、信访工作记录等。多数的课堂笔记也采用这种记录方式。
补充记录法,主要用于有讲话稿的讲话记录。一般是在讲稿较详细,而且讲稿可用作保存材料的情况下,记录人员不必全记,只需记录讲话人有时离开讲稿的一些穿插补充说明意见或事例。 报告会。这是一种常见的会议形式,如时事政治报告、学术专题报告、经验交流报告、学习讲座、传达报告等。这类报告会的讲话一般要作为材料保存或印发。因此,最好是用“精详记录法”,并且在翻译速记稿时,要
下些整理的功夫。
讨论会、座谈会。这类小型会议一般是几个、十几个或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的会议,有的在会议结束前要得出结论。针对这个特点,采用“精要记录法”比较合适。但在记录时要注意:第一,对时间、地点和人员要弄清楚,发言的先后顺序不可混淆;第二,对讨
论的问题和最后得出的结论,一定要记得准确。还有一些讲话或谈话是不受地点、时间、对象限制的,而且内容多样、形式灵活,像采访或对话就属此类。这类讲话用“精要记录法”较适宜,因为这种记录法可以抓住问题的中心,而不必有闻必录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讲话不同于写文章,重复、罗嗦的话是难免的,有的语句也不够完整,那么在实际记录时切忌“追音”记录,不然会抓不住讲话的内容和中心,只记下一些零乱语句。因此,在记录这种讲话时,要尽量使记录稿有条理、有层次,以便于整理。
讲话者如果引用一些条文或他人著作中的一段话,几是在会后可以查找到原文的,记录时都可以省去。讲话人在讲话前后的一些客套话和不重要的举例,以及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枝节问题等,有的可以简要记录,有的可以不记。
{2)了解讲话人的讲话习惯,预定记录方式
讲话快,但内容重复较多的人。初次承担记录的人员对记录此类讲话人的讲话最害怕。其实这种人的讲话是比较好记的,因为他们讲话的内容重复多,即使一次记不全,还有机会再补充。因此,不必害怕这类人讲话,对他们讲话的录,多采用精详记录法。_
讲话慢,内容重复少的人。实际上,这类人员的讲话是最不好记的,因为如果记不全,就没有机会再补充。记录时,应采用完全记录法,思想上要高度集中,不可因其慢而掉以轻心。
3.根据会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,提前制定、准备一些临时略符
在会前,应主动询问、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,对涉及会议主题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、短语、短句,而记录人员以前又未学过的,应提前自编,然后抄写数遍进行强化记忆。在实际记录时,一旦出现这些词和短语便用略符替代,记录的速度就会自然提高。对有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和短句,事先编制时没有考虑到的话,则应马上想出一个暂时的替代符号。所有临时略符的编制.要以不混淆,便于记忆和回忆为原则,为了最后便于翻译和查对,最好将临时略符统一写在一张表上。